您的位置: 首页>学生发展>研究报告

【论文报告】“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模式在中职数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小编 标签: 发布时间:2024-01-16 09:46:04 浏览次数:149【字体:

【摘要】中职数学作为我国中职学校中最关键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改革对于中职学生的培养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灌输式”“填鸭式”中职数学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我校在新课改大浪潮中,积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是由“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五部分所构成,其设计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构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原则,全面调动了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下面我就“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深融合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四导一评;分层分类;自主合作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与中职新课程改革,近些年轰轰烈烈。我校是一所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中职学生的生源较弱且差异大,中职学生知识底子.能力.见识差异巨大。对于数学而言,又是中职学生最头疼的一门科目,看不懂做不会不想听。然而,中职数学学习的扎实程度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其部分专业课程与后续进阶的学习。因此,探究一种高效而可操作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较强实际效率的教学模式,其可以切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帮助教师构建有效性更强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长足发展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

一、“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简析与理论依据

“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是由“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构成的,“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中的四个“导”字指的是教师主导,教师把控整个课堂,预设整个环节,指导学生参与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更需要提前做好充足备课,备好教材,备好学情,备好教法学法,设计好导学案与其他教学素材。我们说导字是预设,但在实际课堂中,又可能会出现与预设不一样的自然生成课堂,需要教师边导边想边优化。“读-练-议-疑”指的是作为主体的学生的自主活动。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不是一堂课要完成的环节,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意义构建一个知识要经历的教学活动,是践行新课改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指导框架。我校提出这种模式3年余多,是基于新课改,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做出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建立在发现主义,建构主义,人本学习,差异化教学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各种理论中所做出的模式创新。

二、基于“四导一评”模式优化中职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做出导读设计,引导学生预学习

导读是“四导一评”的第一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材和相关的教学素材,并整理自己课前预习中的收获进行分享。不同于学生课外阅读,导读的文本是教材的内容或者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素材,教师需要在课前为学生提出层次性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方法目标.核心素养目标等等,给出导读练习要求,推动学生在课前做出研究思索,尝试着做好课前的预学习。教师还可以在导读中加入本次课所涉及的数学文化与新问题新情境,包括数学问题或是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感知数学魅力,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对本节知识学习的热情。

案例1:如在进行“集合的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内容做出设计,从“导读”入手生成学生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其中,为了确保“导读”的有效进行,教师要在课前对教材做出研究,解析集合相关的概念与表示,生成用于学生导读的导学案。在完成相关研究与设计材料后,教师就可以将导学案和教学素材交给学生,并给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做出阅读并完成相关的简单练习题。就本课而言,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解析集合的概念,并通过练习去辨认集合,举出生活中集合案例,不同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去描述集合,在实际的要求上,教师也要结合摸底测试的结果渗透分层分类理念。

(二)设置基础训练,推动学生预练习

“导练”讲的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做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结合新课标.考试大纲.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关练习题。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对本课有基本的了解,形成本课学习基本支架。一般而言,预练习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灵活使用公式,扎实计算能力,熟知例题和习题设置目的,当然设置的题目不宜过难.过多.过偏。

案例2:如在进行“基本不等式”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结合导练做出针对性的设计。在实际中,教师需要结合本课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探究发现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对本课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综合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不等式内容和上一课关于“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知识来设计练习,本课重点题型是基本不等式使用三个限制条件和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求范围最值,恒成立问题,实际优化策略问题),掌握不满足条件时配凑成基本不等式方法(添项.拆项.配方等)。在练习的实际设计中,教师可以联系概念和例题做出设计。如对于基础较弱.理解力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尝试着解答教材中的例题,拆分教材例题练习题,背默公式和变形式,分析和判断基本的概念即可。

(三)构建学生小组,实现学生预议论

“导议”是教师主导下的一种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这一合作探究的模式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优劣互补,共享学习智慧,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有效联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小组设置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是4-6人,小组人员的分配应当尽量均匀,将各个才能的学生混搭。为了设置更加有效的预议论,教师要找准切入点,本节教学重难点,反复打磨讨论的话题,给出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的讨论问题。

案例3:在进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抽象,归纳总结。其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初中阶段“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加以联系拓展,由低维到高维,由数到形,由定性到定量,进行思考分析。小组讨论题目可以设置如下:①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该怎么画? ②一元二次不等式该怎么解?③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小组设置加分减分竞争PK制度,设置好小组长与助理组长。每节课堂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以及个人贡献所在小组加分。小组讨论之后,需要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展示时间一般需要教师根据讨论题目的难度与量来定控。小组中对于有着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者不同才能,如有的学生逻辑推理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好,有的学生空间想象或者计算快,促进组员合作,交流与互相学习。

(四)生成思考问题,达成学生预思考

导疑”是在教师诱发下,学生的问题由浅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即巩固,拓展和深化重难点知识问题的过程。在实际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前研究疑问的设计,并利用问题来来生成疑问,反复追问。也要联系生活实际与问题所产生的数学背景,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出研究与思考,不断提升其思考层级,进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有效的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和课堂的推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问题设计应该关注全体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去思考回答,提问的时机要根据教学和问题的性质决定,做到恰到好处,不做无效提问。问题具有启发性,递进式,避免流水式提问。

案例4:在“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的教学中,为实现“导疑”,教师就可以从知识的内化入手做出引导。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①“我们学习了指数的函数的概念,你们归纳出里面的关键核心吗?怎么去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呢?”②指数函数的性质有哪些?应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③比较大小的规律你能总结一下吗?不仅教师需要提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找出自己内心的疑惑之处,提问出来,进而让全班同学思索回答。甚至可以小组相互提问,展开竞争。

(五)过程性-结果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评价是建立在导读-导练-导议-导疑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点出和检测各学习小组和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掌握度与灵活应用能力。评价既有过程性评价,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还有终结性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性评价学生是否会正确掌握本节知识做题与应用,更加要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与探究积极性等。在结果性评价中,教师要就评价练习题目的选用做出考究,选择合适的练习题推动学生进行练习,习题设置要遵循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多元化评价,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其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以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家庭评价结合。就评价内容而言,评价更有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多角度的进行发展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上一层楼。考虑到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六)分层分类,关注全体学生与差异教学

    分层分类不是给学生贴标签,如成绩差的就是差生,而是践行新课改,关注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必然要求。它的理论依据有因材施教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差异教育理论等。要尊重和认可学生的差异,“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培养发展不同学生的差异与优势,并且根据不同差异设置不同类别小组,学案,教学设计,作业练习等。学生与小组分层:可以从现有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思维度等方面综合编制,组组互助,不同层次学生互助。备课分层: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练习分层:题目难度由易到难,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相结合,题目作业与实际动手实践结合。评价分层:过程性-结果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基于“四导一评”模式中职数学导学案举例

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导学目标1.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单调性概念;2. 掌握增(减)函数的证明与判断;3. 核心素养与数学思想:数学抽象,数学证明与逻辑推理,几何直观,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
重难点1.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通过图像识别单调性;2.教学难点: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单调性判别方法。
导读(课前完成,上课检查,5分钟)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有何特征?并说明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如何变化?                         1            2              31.图1从左至右图象上升还是下降 ____?在区间_______上,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_____. 在区间 ________上,随着x的增大,f(x)的值随着 ______ .2.图2从左至右图象上升还是下降 ____?在区间_______上,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_____.3.图3在区间_______上,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_____.在区间_______上,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 _____.知识点一 增函数、减函数
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前提条件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区间DI
条件x1x2Dx1<x2
都有f(x1)___ f(x2)都有f(x1)___ f(x2)
图示  
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前提条件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区间DI
特殊情况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我们就称它是____函数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时,我们就称它是____函数

 

       导练(10分钟)          1、判断正误.2、(1)所有函数在定义域上都具有单调性. (  )(2)因为f(-1)<f(2),所以函数f(x)在[-1,2]上单调递增.(  )(3)定义在(ab)上的函数f(x),如果∃x1x2∈(ab),当x1<x2时,有f(x1)<f(x2),那么f(x)在(ab)上单调递增. (  )(4)如果函数f(x)在区间I1上单调递减,在区间I2上也单调递减,那么f(x)在区间I1I2上就一定是减函数. (  )2.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增区间是________. 3.函数f(x)=-x22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
导议导疑(20分钟)  小组讨论一:函数单调性与单调区间如图所示的是定义在区间[-5,5]上的函数yf(x)的图象,你能根据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性吗?有哪些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个区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小组讨论二: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函数                    上是增函数.                                                     跟踪训练1:根据定义,证明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①疑问1:利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步骤是什么②疑问2:判别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方法呢?  
课后评价(5分钟)【分层作业一:练基础】1、下列函数在区间(0,+∞)上不是增函数的是(  )A.y2x1   B.yx21     C.y3-x   D.yx22x12、函数f(x)=-x22x3的单调减区间是(  )A.(-∞,1)  B.(1,+∞)   C.(-∞,2) D.(2,+∞)3、下列四个函数中在(-∞,0]上单调递减的是(  )A.f(x)=x22x    B.f(x)=-x2C.f(x)=x1      D.f(x)=4、已知函数yf(x)(x∈[-2,6])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写出y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 【分层作业二:练拔高】1.若f(x)是定义在[0,+∞)上的减函数,则不等式f(x)<f(-2x8)的解集是________.2.证明函数f(x)=x(0,1)上单调递减.3.已知函数f(x)=.(1)求f(f(3))的值;(2)判断函数f(x)在(1,+∞)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法证明.

四、“四导一评”模式在我校中职部实践后的成效与总结

总而言之,“四导一评”模式可以帮助中职数学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形成更加高效合理的教学过程,这对中职学生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策略上,教师要围绕预学习、预练习、预议论、预思考、评价五个方面做出调整,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能力。我校中职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以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热度不断增加,原来一想到数学课就是枯燥乏味,“要我学”是变成“我要学数学”的转变体现了学生主动性。课堂氛围大有改观。因而,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近几年的中职部数学学考均为100%,此外我校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数学竞赛屡获名次,在我校每年举行的“我形我数”数学知识比赛中,中职学生参与度最高。同时,老师们的教学教研风气也越来越浓。备课组研讨教材课标,研究导学案设置,研究如何上课,不同科目组老师竟相听课。当然,其他学校地区对于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如:翻转课堂模式,学案导学合作制,学导结合制度,六步教学等。模式各有千秋,但核心都是围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学生,差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相信我校“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会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成熟,更具有操控性和高效性,促进中职新课改.素质教育朝着新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振江.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No.1051(04):178-179.

[2]李亚妮.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1,No.640(10):117-118.

[3]徐士芳.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2007.

[4]尹志雄.高中数学“四导一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09-09-01.

[5]欧阳建荣.谈班级模块管理模式在“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13.

(作者:陈军,尹振坤)

(字数5835)

【摘要】中职数学作为我国中职学校中最关键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改革对于中职学生的培养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灌输式”“填鸭式”中职数学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我校在新课改大浪潮中,积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是由“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五部分所构成,其设计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构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原则,全面调动了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下面我就“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深融合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四导一评;分层分类;自主合作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与中职新课程改革,近些年轰轰烈烈。我校是一所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中职学生的生源较弱且差异大,中职学生知识底子.能力.见识差异巨大。对于数学而言,又是中职学生最头疼的一门科目,看不懂做不会不想听。然而,中职数学学习的扎实程度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其部分专业课程与后续进阶的学习。因此,探究一种高效而可操作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较强实际效率的教学模式,其可以切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帮助教师构建有效性更强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长足发展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

一、“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简析与理论依据

“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是由“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构成的,“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中的四个“导”字指的是教师主导,教师把控整个课堂,预设整个环节,指导学生参与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更需要提前做好充足备课,备好教材,备好学情,备好教法学法,设计好导学案与其他教学素材。我们说导字是预设,但在实际课堂中,又可能会出现与预设不一样的自然生成课堂,需要教师边导边想边优化。“读-练-议-疑”指的是作为主体的学生的自主活动。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不是一堂课要完成的环节,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意义构建一个知识要经历的教学活动,是践行新课改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指导框架。我校提出这种模式3年余多,是基于新课改,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做出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建立在发现主义,建构主义,人本学习,差异化教学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各种理论中所做出的模式创新。

二、基于“四导一评”模式优化中职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做出导读设计,引导学生预学习

导读是“四导一评”的第一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材和相关的教学素材,并整理自己课前预习中的收获进行分享。不同于学生课外阅读,导读的文本是教材的内容或者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素材,教师需要在课前为学生提出层次性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方法目标.核心素养目标等等,给出导读练习要求,推动学生在课前做出研究思索,尝试着做好课前的预学习。教师还可以在导读中加入本次课所涉及的数学文化与新问题新情境,包括数学问题或是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感知数学魅力,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对本节知识学习的热情。

案例1:如在进行“集合的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内容做出设计,从“导读”入手生成学生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其中,为了确保“导读”的有效进行,教师要在课前对教材做出研究,解析集合相关的概念与表示,生成用于学生导读的导学案。在完成相关研究与设计材料后,教师就可以将导学案和教学素材交给学生,并给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做出阅读并完成相关的简单练习题。就本课而言,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解析集合的概念,并通过练习去辨认集合,举出生活中集合案例,不同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去描述集合,在实际的要求上,教师也要结合摸底测试的结果渗透分层分类理念。

(二)设置基础训练,推动学生预练习

“导练”讲的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做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结合新课标.考试大纲.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关练习题。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对本课有基本的了解,形成本课学习基本支架。一般而言,预练习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灵活使用公式,扎实计算能力,熟知例题和习题设置目的,当然设置的题目不宜过难.过多.过偏。

案例2:如在进行“基本不等式”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结合导练做出针对性的设计。在实际中,教师需要结合本课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探究发现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对本课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综合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不等式内容和上一课关于“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知识来设计练习,本课重点题型是基本不等式使用三个限制条件和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求范围最值,恒成立问题,实际优化策略问题),掌握不满足条件时配凑成基本不等式方法(添项.拆项.配方等)。在练习的实际设计中,教师可以联系概念和例题做出设计。如对于基础较弱.理解力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尝试着解答教材中的例题,拆分教材例题练习题,背默公式和变形式,分析和判断基本的概念即可。

(三)构建学生小组,实现学生预议论

“导议”是教师主导下的一种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这一合作探究的模式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优劣互补,共享学习智慧,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有效联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小组设置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是4-6人,小组人员的分配应当尽量均匀,将各个才能的学生混搭。为了设置更加有效的预议论,教师要找准切入点,本节教学重难点,反复打磨讨论的话题,给出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的讨论问题。

案例3:在进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抽象,归纳总结。其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初中阶段“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加以联系拓展,由低维到高维,由数到形,由定性到定量,进行思考分析。小组讨论题目可以设置如下:①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该怎么画? ②一元二次不等式该怎么解?③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小组设置加分减分竞争PK制度,设置好小组长与助理组长。每节课堂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以及个人贡献所在小组加分。小组讨论之后,需要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展示时间一般需要教师根据讨论题目的难度与量来定控。小组中对于有着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者不同才能,如有的学生逻辑推理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好,有的学生空间想象或者计算快,促进组员合作,交流与互相学习。

(四)生成思考问题,达成学生预思考

导疑”是在教师诱发下,学生的问题由浅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即巩固,拓展和深化重难点知识问题的过程。在实际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前研究疑问的设计,并利用问题来来生成疑问,反复追问。也要联系生活实际与问题所产生的数学背景,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出研究与思考,不断提升其思考层级,进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有效的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和课堂的推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问题设计应该关注全体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去思考回答,提问的时机要根据教学和问题的性质决定,做到恰到好处,不做无效提问。问题具有启发性,递进式,避免流水式提问。

案例4:在“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的教学中,为实现“导疑”,教师就可以从知识的内化入手做出引导。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①“我们学习了指数的函数的概念,你们归纳出里面的关键核心吗?怎么去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呢?”②指数函数的性质有哪些?应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③比较大小的规律你能总结一下吗?不仅教师需要提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找出自己内心的疑惑之处,提问出来,进而让全班同学思索回答。甚至可以小组相互提问,展开竞争。

(五)过程性-结果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评价是建立在导读-导练-导议-导疑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点出和检测各学习小组和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掌握度与灵活应用能力。评价既有过程性评价,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还有终结性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性评价学生是否会正确掌握本节知识做题与应用,更加要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与探究积极性等。在结果性评价中,教师要就评价练习题目的选用做出考究,选择合适的练习题推动学生进行练习,习题设置要遵循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多元化评价,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其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以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家庭评价结合。就评价内容而言,评价更有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多角度的进行发展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上一层楼。考虑到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六)分层分类,关注全体学生与差异教学

    分层分类不是给学生贴标签,如成绩差的就是差生,而是践行新课改,关注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必然要求。它的理论依据有因材施教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差异教育理论等。要尊重和认可学生的差异,“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培养发展不同学生的差异与优势,并且根据不同差异设置不同类别小组,学案,教学设计,作业练习等。学生与小组分层:可以从现有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思维度等方面综合编制,组组互助,不同层次学生互助。备课分层: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练习分层:题目难度由易到难,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相结合,题目作业与实际动手实践结合。评价分层:过程性-结果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基于“四导一评”模式中职数学导学案举例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_______或_______,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_________
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导学目标1.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单调性概念;2. 掌握增(减)函数的证明与判断;3. 核心素养与数学思想:数学抽象,数学证明与逻辑推理,几何直观,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
重难点1.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通过图像识别单调性;2.教学难点: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单调性判别方法。
导读(课前完成,上课检查,5分钟)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有何特征?并说明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如何变化?                         1            2              31.图1从左至右图象上升还是下降 ____?在区间_______上,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_____. 在区间 ________上,随着x的增大,f(x)的值随着 ______ .2.图2从左至右图象上升还是下降 ____?在区间_______上,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_____.3.图3在区间_______上,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_____.在区间_______上,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 _____.知识点一 增函数、减函数
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前提条件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区间DI
条件x1x2Dx1<x2
都有f(x1)___ f(x2)都有f(x1)___ f(x2)
图示  
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前提条件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区间DI
特殊情况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我们就称它是____函数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时,我们就称它是____函数

 

       导练(10分钟)          1、判断正误.2、(1)所有函数在定义域上都具有单调性. (  )(2)因为f(-1)<f(2),所以函数f(x)在[-1,2]上单调递增.(  )(3)定义在(ab)上的函数f(x),如果∃x1x2∈(ab),当x1<x2时,有f(x1)<f(x2),那么f(x)在(ab)上单调递增. (  )(4)如果函数f(x)在区间I1上单调递减,在区间I2上也单调递减,那么f(x)在区间I1I2上就一定是减函数. (  )2.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增区间是________. 3.函数f(x)=-x22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
导议导疑(20分钟)  小组讨论一:函数单调性与单调区间如图所示的是定义在区间[-5,5]上的函数yf(x)的图象,你能根据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性吗?有哪些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个区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小组讨论二: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函数                    上是增函数.                                                     跟踪训练1:根据定义,证明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①疑问1:利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步骤是什么②疑问2:判别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方法呢?  
课后评价(5分钟)【分层作业一:练基础】1、下列函数在区间(0,+∞)上不是增函数的是(  )A.y2x1   B.yx21     C.y3-x   D.yx22x12、函数f(x)=-x22x3的单调减区间是(  )A.(-∞,1)  B.(1,+∞)   C.(-∞,2) D.(2,+∞)3、下列四个函数中在(-∞,0]上单调递减的是(  )A.f(x)=x22x    B.f(x)=-x2C.f(x)=x1      D.f(x)=4、已知函数yf(x)(x∈[-2,6])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写出y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 【分层作业二:练拔高】1.若f(x)是定义在[0,+∞)上的减函数,则不等式f(x)<f(-2x8)的解集是________.2.证明函数f(x)=x(0,1)上单调递减.3.已知函数f(x)=.(1)求f(f(3))的值;(2)判断函数f(x)在(1,+∞)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法证明.

四、“四导一评”模式在我校中职部实践后的成效与总结

总而言之,“四导一评”模式可以帮助中职数学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形成更加高效合理的教学过程,这对中职学生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策略上,教师要围绕预学习、预练习、预议论、预思考、评价五个方面做出调整,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能力。我校中职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以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热度不断增加,原来一想到数学课就是枯燥乏味,“要我学”是变成“我要学数学”的转变体现了学生主动性。课堂氛围大有改观。因而,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近几年的中职部数学学考均为100%,此外我校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数学竞赛屡获名次,在我校每年举行的“我形我数”数学知识比赛中,中职学生参与度最高。同时,老师们的教学教研风气也越来越浓。备课组研讨教材课标,研究导学案设置,研究如何上课,不同科目组老师竟相听课。当然,其他学校地区对于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如:翻转课堂模式,学案导学合作制,学导结合制度,六步教学等。模式各有千秋,但核心都是围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学生,差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相信我校“四导一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会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成熟,更具有操控性和高效性,促进中职新课改.素质教育朝着新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振江.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No.1051(04):178-179.

[2]李亚妮.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1,No.640(10):117-118.

[3]徐士芳.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2007.

[4]尹志雄.高中数学“四导一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09-09-01.

[5]欧阳建荣.谈班级模块管理模式在“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13.

(作者:陈军,尹振坤)

(字数5835)